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眨眼的功夫,我们迎来了暑假,为了帮助同学、家长和老师们在暑假期间过得健康、充实、美好,学校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暑假心理健康指南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!
学生篇
1.合理规划,规律作息
暑假对同学们而言,既是休息也是蓄力,应合理度过,在充分休息,保证睡眠的同时好好放松。做自己喜欢的、感兴趣的事,打球、跑步、阅读、听音乐、唱歌、跳舞、......这些放松的方式,既能让身心得到休息,又能让你精神饱满。
2. 制定目标,提升自我
假期是探索自我、规划未来的好时机。假期同学们可以列举一下想在暑期完成的任务或心愿,定几个“跳一跳”就能够得着的目标,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。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,同学们可以不断提升自我,收获价值感。
3.锻炼身体,学会独立
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并每天坚持。适当增加体育锻炼,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自身免疫力、保持身体健康。除此之外,在家可以做些家务劳动,提高生活技能,学会生活、学会独立,发现并记录生活中的这些美好,同学们会更加感恩并热爱生活。
4.调适情绪,学会求助
暑期居家时间长,有可能出现焦虑、烦躁等负面情绪,和家长之间也可能产生矛盾,可以尝试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,可以通过运动等转移注意力,和好朋友诉说,合理宣泄等调适方法。
家长篇
暑假期间,家长除了烦忧孩子在家的学习,如何与孩子好好相处,建立和谐亲子关系,也是令家长焦虑的一方面。因为孩子与家长的视角不同,每一次的沟通可能都是一次挑战耐心极限的过程,该如何规避这种情况呢?
1. 陪伴传递快乐
和孩子一起规划家庭一日起居表,使暑假生活变得更健康更有序。可以列出假期愿望清单,并将清单内容细化到每天可以实践操作的小计划,如家务整理、制作美食可由全家共同分工完成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;又如体育锻炼、短途休闲游等,举家行动,共度美好的亲子时光。
2.包容信任孩子
孩子们在家长朋友们的鼓励下,自由地进行各种活动,给予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和信任。这种包容与信任的教育方式,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成长的自由与快乐,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能力。同时,家长们也通过这种方式,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和相处。我们期待,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在更多家庭中传播开来,共同培养出更加自信、独立的下一代。
3. 赋予自主选择权
家长减少干预孩子的课业,赋予孩子更多的选择和决策自由。孩子只有感到自己能够主导生活并获得想要的人生方向时,才可真正产生“自主性”,让他认识到这是自己的作业,自己应该完成,父母只会在旁协助。即使课业有难度,但自我控制感将会消解这些压力,而且孩子投入到其喜爱的事物中去,有难度的任务会开发其脑力,提升专注力、活力、动力。
4.建立规则意识
基于现状,孩子不可避免要用到电子产品和上网。家长要让孩子清楚电子产品使用的利弊,与孩子确定好双方都认可的规则,明确使用的场所和场景、时段和时长、学习和休闲的比重等,一旦规则确定亲子双方必须认真遵守。建议规则也要有关于家长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的条款,让孩子知道规则不是只为了限制他的行为,而是为了确保健康有序的使用现代化工具。
教师篇
1.阅读提升自我
作为教师,要有源头活水、常学常新。我们自身不断成长的途径便是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利用假期,把读书调试为一种自己内心的需求,放松自我的调味品。让自己度过一个充实而轻松在假期。
2.休闲减轻压力
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压力如同沉重的包袱,时刻压在我们心头。然而,适当的休闲活动能有效减轻这种压力,让我们重拾轻松与快乐。假期我们可以定时去公园散步,和家人一起看电影、做手工,做短途旅行等。休闲是生活的调味品,它能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平衡,减轻压力,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3.运动强身健体
研究发现,适量的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。运动时,人体会释放内啡肽,这是一种天然的“快乐荷尔蒙”,能带来愉悦感。同时,运动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,增强人的兴奋感和满足感。我们都知道,运动还能提高心肺功能,增强身体免疫力,使人在运动中找到乐趣,忘却烦恼。让我们一起迈向健康快乐的生活吧!
供稿:武杰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