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,教师是课堂的灵魂。为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打造高效课堂,4月15日起,长征小学西校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“聚焦大单元 赋能新课堂“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。各学科骨干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功底、创新的教学设计,为全校教师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课堂,感受教育的智慧与魅力。
01
语文:以文润心,以教启智
李计萍老师在《动物儿歌》课堂上,紧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,通过情境创设、趣味互动等方式,为学生搭建了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场景;杨一华老师执教《沙滩上的童话》,既紧扣文本特色,又关注课堂生成,将学生的创意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延申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;刘腊女老师执教《刷子李》,聚焦核心问题驱动:围绕“刷子李奇在哪里”展开教学,引导学生自主阅读、圈画关键词句,有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;王瑞新老师的《肥皂泡》课堂,精准聚焦文本语言特色,针对中年级语文要素“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“,设计多层次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精妙;执教老师于辰敏紧扣古诗教学特质,通过知人论世、诵读品析、对比迁移等策略,带领感悟《马诗》的精神内涵;闫永丽老师的《学弈》则从文言文入手,通过“起因—经过—结果”的梳理,化难为易,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专心致志的态度。
02
数学:逻辑筑基,思维拓界
王泓丽老师的《笔算加法》从生活情境导入,将抽象的加法计算融入学生熟悉的场景,快速激发学生的兴趣,课堂严谨而轻松;王丹老师的《有余数的除法》,充分利用小棒、圆片等学具,结合操作结果,帮助学生将具体操作与数学符号建立联系;赵彩霞老师的《24时计时法》,借助动态时钟模型和时间轴进行直观教学,课堂练习设计层次分明,涵盖基础巩固、生活应用和思维拓展,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;吴彦平老师的《三角形的特性》,组织“画一画、摆一摆、拉一拉“等多样化的动手活动,在实践中深化对三角形特性的理解;曹兰芳老师《分数的基本性质》教学中,设计多元操作活动,引导学生直观验证分数等值,自主归纳性质规律,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跨越;李亚男老师执教《鸽巢问题》,通过分层设计情境化问题,从基础的分配问题延伸到复杂的生活应用,既巩固了核心知识,又培养学生迁移运用能力。
03
英语:声临其境,趣味互动
何敏华老师的《Healthy food》以色彩鲜艳的食物主题动画视频导入,配合轻快的英文儿歌,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,营造沉浸式英语学习氛围;课堂借助实物图片、单词卡片和多媒体互动游戏,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核心词汇。
04
综合:多元体验,全面成长
《图画文章》(美术):许嘉翼老师通过拆解经典作品,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色彩呼应、构图互补、主题融合的设计方法,深入浅出地传授图文结合技巧。
《拾豆豆》(音乐):巩丽彬老师采用分层教学,让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都能参 与,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习兴趣,课堂充满节奏与欢乐。
《生活离不开他们》(道法):白晓芳老师在教学中创设“职业体验日”“角色互换情景剧”等沉浸式活动,让学生模拟医生问诊、教师授课等工作流程,直观感受不同职业的辛苦与价值,实现了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的深度融合。
《多种形式的接力跑与游戏》(体育):段晋霞老师在教学中,运用色彩鲜艳的标志物、卡通接力棒等教具,配合活泼的背景音乐,通过示范讲解、分解练习和小组合作,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交接棒技,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。
《寻找蚂蚁的家》(科学):樊苗苗老师运用AR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立体三维蚁穴结构,突破传统观察的空间局限,引导学生在虚拟实境中自主探究蚂蚁的栖息特征与行为规律,理解昆虫的生活方式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规律。
05
课后研讨:思维碰撞,共促提升
示范课结束后,各学科组分别组织了评课研讨活动。骨干教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反思,随后听课教师们积极发言,从教学目标的达成、教学方法的运用、学生的参与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。教研室武丽霞、吕丽娥、张艳弟专家为评课活动作总结指导,三位专家从课例到理论,从实践到反思,为我们破解教学难点提供了“金钥匙”,让我们对“大单元教学”“学习任务群”等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,我们不仅收获了策略与方法,更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改进的方向。
此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,不仅展示了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魅力,更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。它犹如一盏明灯,照亮了教师们的教学之路,激发了教师们探索创新的热情。相信在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下,我校的教师们将不断深耕课堂教学,共同谱写更加美好的教育篇章。
供稿:薛 丹
编辑:班开龙
心有梦想 学海泛舟
微信号丨xzsczxxxxq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